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黄琬巧对

《后汉书》〔南北朝〕

  黄琬早而辩慧。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琬从小就聪明,祖父黄琼,早年担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况),黄琼把他听到的情况报告(朝廷),太后下令询问他日食多少。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却不知道该如何描述。(当时)年仅七岁的黄琬在旁边,说道:“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就像一弯新月呢?”黄琼恍然大悟,立即按照黄琬的话报告太后,并且认为黄琬十分与众不同,十分喜爱他。

注释
黄琬:东汉人。
辩慧:能说会道且聪明伶俐。
魏郡:古郡名。
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篇文章展现了黄琬早年的聪慧与机敏。年仅七岁的他,在祖父黄琼面对太后关于日食具体情况的询问而一时语塞时,巧妙地以“日食之余,如月之初”作答,既形象又准确地描述了日食后的景象,化解了祖父的困境。黄琼对此大为惊讶,随即采用黄琬的回答上奏,并对黄琬的聪明才智深感惊奇与喜爱。这段故事不仅体现出黄琬超乎常人的辩才与智慧,也反映了家庭教育环境对孩童成长的重要影响。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近代吴歌·欢闻

鲍令晖 鲍令晖〔南北朝〕

遥遥天无柱,流漂萍无根。
单身如萤火,持底报郎恩。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芳树

萧衍 萧衍〔南北朝〕

绿树始摇芳,芳生非一叶。
一叶度春风,芳芳自相接。
色杂乱参差,众花纷重叠。
重叠不可思,思此谁能惬。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汉书·冯异列传(节选一)

范晔 范晔〔南北朝〕

  冯异者,颍川人也。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

  汉兵起,异与苗萌共据五城,为王莽拒汉。光武略地颍川,久攻不下。异出行,为汉兵所执。其从兄冯孝,从光武,荐异,得召见。异曰:“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光武曰:“善。”异归,谓苗萌曰:“今诸将皆壮士崛起,多暴横,独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苗萌曰:“死生同命,敬从子计。”光武及此,异等即开门奉牛酒迎。光武署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

  李轶守洛阳,光武乃拜异为孟津将军,以拒之。异遗李轶书曰:“愚闻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畔楚而归汉,周勃迎代王而黜少帝。彼皆畏天知命见废兴之事故能成功于一时垂业于万世也。君诚能觉悟成败,亟定大计,论功古人,在此时矣。”轶虽知长安已危,欲降又不自安。乃报异书曰:“轶本与刘将军首谋造汉,结死生之约。惟深达刘将军,愿进愚策,以佐国安人。”轶自通书之后,不复与异争锋,故异因此攻城略地。

  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