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曲江
韩偓〔唐代〕
追寻前事立江汀,渔者应闻太息声。
避客野鸥如有感,损花微雪似无情。
疏林自觉长堤在,春水空连古岸平。
惆怅引人还到夜,鞭鞘风冷柳烟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对前事念念不忘再一次站立在曲江边,江边打鱼的人应该听到我长长叹息声。
江上的野鸥好像有感远远地避我而飞,残花微雪似乎无情无义依然纷纷飘落。
疏朗的林木依然在长长的江堤上生长,涨潮的春水依旧在古老的江岸边蔓延。
面对此情此景直到深夜依然满心惆怅,冷冷的江风像鞭鞘一样轻拂着柳枝舞。
注释
江汀:江边平地。
太息:大声长叹,深深地叹息。
鞭鞘:鞭子末端的软性细长物,常以皮条或丝为之。亦借指鞭子。
简析
《重游曲江》首联诗人立于江汀追寻前事,连渔者似都闻其叹息,奠定伤感基调。颔联中,野鸥“如有感”,微雪“似无情”,移情于物,尽显内心孤寂。颈联“疏林”“长堤”“春水”“古岸”,勾勒出空旷寂寥之景,物是人非之感油然而生。尾联写惆怅至夜,鞭鞘风冷、柳烟轻,以景结情,将诗人重游旧地的落寞、怅惘之情推向极致。
韩偓
韩偓(844年-923年),字致光,号致尧,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大臣、诗人,翰林学士韩仪之弟,“南安四贤”之一。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及第,出佐河中节度使幕府。入为左拾遗,转谏议大夫,迁度支副使。光化三年(900年),从平左军中尉刘季述政变,迎接唐昭宗复位,授中书舍人,深得器重。黄巢进入长安,随驾进入凤翔,授兵部侍郎、翰林承旨,拒绝草诏起复前任宰相韦贻范。不肯依附于梁王朱全忠,贬为邓州司马。唐昭宗遇弑后,依附于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寓居九日山延福寺。信仰道教,擅写宫词,多写艳情,词藻华丽,人称“香奁体”。后梁龙德三年(923年),病逝于南安县龙兴寺,安葬于葵山。著有《玉山樵人集》。 338篇诗文 68条名句
小石潭记
柳宗元〔唐代〕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 一作: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