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自嘲
佚名〔未知〕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欲游山河十万里,伴吾共蹉跎。酒杯空,灯花落,夜无眠,独高歌,阅遍天下人无数,知音有几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偶然的机会登上了大雅之堂;自我陶醉地卖弄藏经阁万卷之一的皮毛学问,坐井观天的一孔之见。纵然胸有大志却不慕名利,用犹如大海广阔的胸襟来度人生祸福。但说到自己口袋里的钱比别人少时,生气地指着苍天大骂世道不好。
我渴望游遍那十万里的壮丽山河,盼着能有个人相伴,一同消磨这悠悠岁月。酒杯已然见底,灯花也悄然坠落。长夜难眠,索性独自纵情高歌,我看遍天下形形色色的人,可真正能与我心灵相通、互为知音的,又能有几个呢?
注释
后山人:没见过世面、没有学识的人。
乾坤:天地。
蹉跎:指虚度光阴,任由时光流逝却毫无作为
创作背景
这首词源自小说《遥远的救世主》(2007年改编为电视剧《天道》)。小说在描述欧阳雪、芮小丹宴请丁元英的情节时,丁元英说了这首词。丁元英乃小说人物,并没有此人。
简析
此词先以自谦的口吻表明词人的出身,接着描绘了自己豪放不羁的形象,然后写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末以以幽默而深刻的笔触揭示出现实的困境。这首诗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豪放不羁的个性,他既不拘泥于世俗的功名观念,也不畏惧生活之难,反以一种戏谑的方式倾吐怀抱。
拔蒲二首
佚名〔未知〕
青蒲衔紫茸,长叶复从风。
与君同舟去,拔蒲五湖中。
朝发桂兰渚,昼息桑榆下。
与君同拔蒲,竟日不成把。
纸匠与庖人
佚名〔未知〕
雍正年间,大将军年公,讳羹尧,网罗英杰,凡奇特之士,与博弈、挞鞠,擅一技之长者,靡不收置幕下。有一纸匠,叠纸百千幅于案,以小凿自上而下,刺诸花样,余纸皆遍,而独留极下一纸,无纤微凿痕,斯已奇矣!又有一庖人,裸人肩背作几案,置生豚一二斤其上,挥双刀,杂沓剁之,旁观者咸惊诧失声。及肉成糜,而背无毫发伤,更为奇。
孝丐
佚名〔未知〕
丐不知其乡里,明孝宗时,尝行乞于吴。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贮直之竹筒中。见者以为异,久之,诘其故,曰:“吾有母在,将以遗之。”有好事者欲窥其究,迹之行。行里许,至河旁,竹树掩映,一蔽舟系柳阴下。舟虽蔽,颇洁,有老媪坐其中。丐坐地,出所贮饮食整理之,奉以登舟。俟母举杯,乃起唱歌,为儿戏,以娱母。母食尽,然后他求。一日乞道上,无所得,惫甚。有沈孟渊者,哀而与之食,丐宁忍饿,终不先母食也。如是者数年,母死,丐不知所终。丐自言沈姓,年可三十。